云南省第九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將于2015年11月23日至27日在紅河州蒙自市舉辦。為能在展演中出成績、出水平,并以本次展演為契機,充分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現我市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底蘊,調動基層群眾文藝創作和演出積極性,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少數民族文藝創作蓬勃發展,創作更多反映地方民族文化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奠定人才、藝術基礎。在市文廣局的精心組織,統一領導下,市文化館與各縣區相關文化單位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以全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為契機,舉辦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為歌舞樂展演參賽節目遴選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隨后,經過組織專家實地調研、提煉編排,最終選送五個節目,將代表玉溪參加本屆歌舞樂展演。
一、彝族舞蹈《牛角二胡花煙盒》
玉溪《煙盒舞》有它獨有的伴奏形式和舞蹈風格。彝族舞蹈《牛角二胡花煙盒》是在民間的基礎上加工排練而成。胡琴拉起來,煙盒彈起來,姑娘唱起了,小伙樂開懷,跳上一曲煙盒舞,歌唱家鄉,贊美生活。
二、洞經音樂曲牌連綴《禮樂滿堂紅》
通海洞經音樂歷史悠久,萌芽于元,形成于明,興盛于清,馳名中外,享有盛譽,它融儒、釋、道三教合一,既有江南絲竹的柔美和民間小調的活潑,成為一個獨特的音樂品種。上世紀四十年代,通海十八位女子組成全省唯一的女子洞經會“妙善學會”,為傳承保護通海洞經音樂譜寫了新的篇章。
三、少兒弦子演奏《一窩小雀》
少兒弦子演奏《一窩雀》,根據流行于江川安化鄉一帶的彝族民間器樂曲《一窩雀》、《撒弦調》等曲調改編而成。 節目通過少兒們馴熟的弦子演奏技法表現,展示了彝族山寨少兒的天真、活潑的精神風貌,以及對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和對家鄉的贊美之情。
四、花腰傣舞蹈《傣雅翹》
傣雅——一個古老的民族,有一個神奇的習俗,一頂雞縱斗笠區分了姑娘和婦女,出嫁的那天起,媽媽為女兒戴上雞縱斗笠,從此一年四季走在風雨里,傣家人愛翹,你看、她們的斗笠是往上翹的,掛滿銀鈴銀泡的筒裙是往上翹的,巧手上的十個指頭是往上翹的。翹展示了俏,演繹著翹,裝滿了傣雅人對古滇王室金碧輝煌的記憶。(馬一雄 文 胡云松 徐 軍 圖)
責任編輯:朱建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