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全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展現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推動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6月12日至13日,由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新平縣人民政府主辦,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新平縣文化廣播電視和體育局承辦的全市慶祝全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在新平隆重舉行。
圍繞“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的活動主題,當天的系列活動內容豐富,主要有: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成果圖片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巡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暨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工作者表彰會、非遺宣傳手冊發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巡展匯集了我市華寧陶制作、哈尼族服飾和傣族竹編等十六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項目,傳承人以現場展示技藝的方式,使大眾更多地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12日晚20:00,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小花園露天舞臺拉開序幕,近百名演員表演了精彩紛呈的節目,包括滇劇選段《空城記》、哈尼族舞蹈《棕扇舞》、彝族《磨皮花鼓舞》等十個傳統舞蹈、戲曲節目,展現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觀眾冒雨觀看了表演;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精心編輯《玉溪市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宣傳折頁,并免費向群眾發放,讓廣大群眾了解非遺,提高非遺保護意識。
13日上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暨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工作者表彰會在新平縣惠通酒店召開。玉溪市文化館館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張亞林主持會議并匯報了市非遺中心近年來的工作情況,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錢彥富出席并作講話。錢彥富向大家介紹了近年來我市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同時也指出了當前非遺保護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的非遺保護工作提出了要求。隨后是各縣區文化局、文化館的負責人發言交流。最后,錢彥富宣讀了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表彰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的文件,全市22名非遺優秀工作者獲得了表彰。
撰文:王靜霞
攝影:馬一雄 朱 勇
責任編輯:張亞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