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溫潤如玉”暑假社會實踐團隊來到玉溪市文化館進行關于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社會調查活動。
調研活動中,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張培學老師熱情地帶我們參觀了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及檔案室,同時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些正在申報和申報成功的非遺項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工作的情況等;參觀結束后,張培學老師和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的另外兩位老師就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問題與同學們展開座談會,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并分享關于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經驗。
調研過程中同學們了解到,近些年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而玉溪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的專業人員也經常深入鄉村,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資料,設立傳承基地,舉辦展覽、展演比賽,積極開展非遺搶救和保護工作,成績顯著。但是,現階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專業人才的缺乏、項目資金的不足,以及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難以傳承等問題使得非遺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感受到了玉溪市厚重悠久和豐富多彩的的歷史文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學到了課堂內無法學到的內容,受益匪淺。
撰文:趙 潤、關和珺
攝影:馬一雄、林曉婷
責任編輯:朱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