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通海高臺的保護傳承工作,培養更多傳承人,通海縣文化館于8月15日至26日在通海縣四街鎮七街居委會及七街傳習館舉辦通海高臺裝裱制作技藝培訓。此次培訓共有來自九龍街道、四街鎮、七街社區、傳習館等高臺藝術愛好者40余人參加,其中年齡最大的67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0歲。
通海高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融戲劇、小說、歷史傳奇、民間故事、雕塑、繪畫、美工、裝飾于一爐,成為富有戲劇性、故事性、可移動的立體舞臺藝術,其藝術內容生動,結構精巧。近年來縣文化館組織七街傳習館人員從裝裱制作技藝培訓、成立傳習館、開展高臺展演等方面,開展了保護傳承工作。
傳習館成員公孫馨、公孫輝、楊麗瓊等傳承人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分別從高臺的歷史淵源、高臺創作構思、取材典故、蔑扎、裝裱、剪紙、戲劇服裝、插桿技巧等作了詳細講解,縣文化館邀請玉溪市滇劇院明震云、林元濤老師為學員們講解通海高臺戲劇人物化妝、發型設計及頭飾佩戴等技巧,縣文化館退休老師瞿興漢從色彩配比、光線、環境、通海高臺常用的色彩等講解了高臺彩繪技藝。
培訓課上,每位學員積極動手實踐,利用所學蔑扎、裝裱、彩繪技藝獨立完成了“小鳥”作品;在化妝和戲劇服裝課上,學員們相互化妝、穿戴戲劇服裝,親身感受了通海高臺的藝術的無窮魅力。培訓最后東道主七街傳習館從化妝、裝臺等為學員們綜合展示、展演高臺,為本次高臺培訓班畫上圓滿句號,取得了預期效果。
撰文:李 瓊
攝影:李 瓊
責任編輯:朱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