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shi Wenhuaguan

玉溪市2017年組織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綜述

發表時間:2017-06-13 11:26

為進一步擴大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全面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6月7日至10日,由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通海縣人民政府主辦,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海縣文化廣播電視和體育局承辦,玉溪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主會場通海縣舉辦。
       一、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圖片展
       以靜態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內容有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省級、市級代表性項目,涉及傳統舞蹈、傳統音樂、傳統手工技藝等類別,包括滇劇、玉溪花燈、棕扇舞、高臺、關索戲、跳三樁及通海興義遺址等二十余個圖片展。通過直觀的圖片和項目簡介,讓廣大群眾感受到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深入了解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促使大家積極支持、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中來,形成全社會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良好氛圍。
       二、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聯展
       本次聯展匯集了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民俗等二十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采取實物展示、圖片展示、現場技藝展示等形式,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厚的人文蘊涵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三、通海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專場演出
       通海縣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古樂協會成員們用吹管、彈撥、打擊等多種樂器,先后演奏了開場迎賓禮樂《將軍令》、洞經樂曲牌曲調《小開門》、洞經談演曲調《步步嬌》、洞經唐詩填詞曲調《鷓鴣天》、洞經禮儀器樂曲牌曲調《浪淘沙》、洞經曲牌連綴《禮樂滿堂紅》等洞經經典曲調。演出讓人耳目一新,受到現場觀眾的好評。
       四、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活動
       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期間,現場發放《玉溪市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500多冊,本冊集中展示了我市現有國家級6個、省級40個、市級18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產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五、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6月8日19:30分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晚會在通海縣名邦大舞臺進行,全場座無虛席,熱鬧非凡,近500名觀眾共享了一場精彩的非遺歌舞表演及戲曲演唱,各縣表演團隊帶來了11個代表本縣特色的節目。易門縣舞蹈《帽兒尖尖帽兒圓》、華寧縣苗族舞蹈《蘆笙舞》、江川縣彝族弦子演奏等節目贏得掌聲陣陣。展演極富觀賞性,又充滿文化內涵。
       晚會由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錢彥富主持,通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施又莓致辭,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局長何永平作講話。何永平局長希望大力弘揚和傳承我市優秀傳統文化并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主會場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外,在玉溪市文化館綜合展示廳展出馮光祥剪紙藝術作品,6月16日晚19:30分將在玉溪市文化館月光綜合演藝廳舉辦國家級非遺項目洞經音樂專場演出。
        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高效完成了一系列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非遺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希望在現代社會中,人人關注非遺,人人了解非遺,人人共享非遺成果。

撰文:王靜霞

攝影:張培學 岳彩云 李   瓊

責任編輯:張亞林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通訊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東風中路126-2號
辦公電話 / 0877-2053201  查看更多
工作時間 / 周一到周五 09:00 - 18:00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建議使用360、Chrome、Firefox瀏覽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