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節又名“三春節”(孟、仲、季春)、“豆糠節”(節期至三月下旬打糠之季)、“燈節”(節期間放燈、唱燈)。米線節源于對土主、祖師、龍神的崇拜,境內普遍有其塑像和牌位供民眾奉祀。從每年正月初一開始,紅塔區境內10堂土主(6堂出巡)、10堂祖師分別按固定的時間、路線、所轄范圍出巡城鄉村屯。各村屯依次組織彩仗花燈迎神,神到哪村,就是哪村的節日;四山村寨在此期間則先后以村為單位,分別舉行祭龍活動,也以祭龍日為節日。節日期間,以迎神祭神為外在表現形式,以名目多樣的米線為主食迎賓宴客和各種民間文藝表演為內容,展現出一幅宏壯的民間風俗活動長卷。至三月二十二日方告結束,歷時81天。米線節自明朝正德年間形成以來不斷發展,歷經500年不衰。
2013年,米線節入選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