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精神,3月3日下午,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金宏森到市文化和旅游局調研指導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級調研員蔣文波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來到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查看的方式開展調研活動。聽取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市級層面相關文件,具體保護工作的開展狀況,在全省保護工作中的定位,相關經驗和存在困難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等工作情況匯報。
金宏森指出,近年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甚至部分項目的保護、傳承與發展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是從整體水平來看,與全省、全國相比,我們的差距仍然很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全面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精神,一是加強非遺保護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力度;二是主動融入和服務大局,在鄉村振興、歷史文化名村、非遺街區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第九屆殘運會期間,開展非遺展演展示展銷活動,讓游客及當地群眾感受玉溪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三是加強非遺綜合展示館、傳承基地、傳習館(所、室、點)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傳承體驗設施;四是加強理論研究,搭建多學科學術研究交流平臺,開展學術研討活動,推動非遺保護經驗成果轉化;五是積極爭取財稅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以RCEP為契機,充分把握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加大對外交流合作,服務中老鐵路、中歐班列,加快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六是建立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成立非遺保護協會,推進非遺保護、研究、傳承和利用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蔣文波指出,我市非遺傳承人大多生活在農村,年齡在60歲至80歲之間。由于歷史傳承客觀原因,傳承人老齡化日益成為困擾非遺搶救保護的突出問題,他們可能是農耕時代最后一代保持歷史原真的傳承者,部分非遺項目后繼乏人、生存瀕危,實施搶救性保護,避免“人亡藝絕”應成為當前的第一要務。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段德妍、逄格豐,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非遺)科科長王一,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館長侯慶、非遺部主任張培學等同志參加調研活動。
文字:王靜霞
圖片:胡云松
審核:侯慶
信息發布:嚴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