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利推進玉溪市第一批市級“非遺工坊”認定工作,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日前,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玉溪市鄉村振興局、玉溪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專家組成審查組,就各縣(市、區)推薦申報的33個市級第一批“非遺工坊”進行實地審查。
審查組通過實地查看、審閱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對申報企業的建設、運營情況及下一步圍繞“非遺工坊”認定要求提升改造的思路想法作細致了解,并對申報企業在基礎設施、項目生產、培訓宣傳、吸納就業等現有創建基礎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作摸底調研,就傳承保護非遺項目、助力群眾脫貧增收和鄉村振興中收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給予充分肯定。
審查組指出,“非遺工坊”建設,是聚焦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著力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能力和傳承水平,著眼“生產、就業、發展”,促進民眾就業增收、做強品類品質、提高產銷能力、培育特色品牌、振興傳統工藝的重要途徑。此次申報的33家企業在帶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和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規模大小不一,硬件裝修簡陋、商標意識不強、品牌效應不明顯、發展水平不平衡等情況。
審查組建議,各申報企業負責人要著力從產品設計、包裝宣傳、銷售方式、生產規模等方面下功夫,大膽創新、積極探索非遺資源有效利用路徑,注重生產性傳承,形成規模效應,打造特色鮮明的非遺品牌,生動講好非遺項目故事,弘揚工匠精神,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促進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文旅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