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腰》取材于峨山縣小街鎮大棚租村等地彝族聶蘇支系花腰彝的民族民間舞蹈。1994年,我縣文工團的文藝工作者,深入彝族地區,體驗生活創作出《跳花腰》。后經多次加工、修改、提煉,現已成為一個舞臺藝術精品。
跳花腰屬歡快、熱烈、奔放性舞蹈。整個舞蹈以花腰獨特動作為主,即雙手在胸前快節奏拍掌,上身左右擺晃下蹲,上步斜身點腳,舞臺隊形變化多樣,創作技法虛實結合,有張有弛,有緩有急,瀟灑飄逸。
其音樂以花腰跳樂調中《賽哩賽》音樂為主旋律,并運用現代制作音樂手段和技術,使整個舞蹈的音樂更加優美動聽,更加豐富,更具有花腰音樂的獨特性和代表性。
跳花腰的唱詞均為襯詞,不代表任務實質含意。以賽、哩、喲、啰等襯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