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縣杞麓湖畔鳳山腳下的興蒙鄉中村的蒙古族人民把每年農歷四月初二定為祭拜魯班的日子。
這天上午村中年長的婦女在觀音寺擺上供品(水果、紅糖、糕點、酒、肉、魚、香、燭等),首先祭拜觀音,然后祭拜“師藝千秋”的魯班和蒙古族的祖先成吉思汗。下午三點半,老者們向十二位頭家披紅掛彩,敬上美酒、飲料和糖果。同時向十二位頭家各送上一團裹著白糖、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寓意這一年里甜蜜美滿,團團圓圓。隨后逐一叩拜各位神靈和祖師爺魯班師傅,祭拜完畢,十二位頭家走出觀音寺,親戚好友把表示祝賀的毛毯、被面和彩帶等,給他們層層披掛。十二位頭家在親朋好友燃放的鞭炮聲中被簇擁著向自家走去,掛彩的人跨過家人事先在門口準備的火堆進入家中,并在堂屋的供桌前祭拜完自家的祖先,才能取下這些披掛。
2006年1月,蒙古族“魯班節”被公布為玉溪市第一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