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通海高臺主要流行于縣城(秀山鎮)、河西鎮、四街鎮及楊廣鎮,現只有四街鎮七街村還保存了下來。它歷經明、清、民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近年來發現的道光年間的“高臺會碑”,記載了當時通海高臺藝術的盛況。“高臺”是多種藝術的混合體,它在一個架子和一根彎曲的鐵桿上,裝點上人物、山水、樓臺亭閣、花草,以及日月星辰、云霧波濤等,來表現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的內容,它是涉及雕塑、繪畫、戲劇和武術等門類的綜合藝術。通海高臺以“神、奇、險、秀”而著稱,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通海七街的高臺曾在第六屆、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兩次奪得冠軍,說明通海高臺具有獨特的魅力。 
高臺人物所用道具

高臺游演--《京娘送兄》

高臺游演--《十字坡》

高臺游演--《許仙借傘》

高臺游演時所用的伴奏樂器

國家級傳承人公孫馨在裝飾高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