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全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展現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推動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6月12日至13日,由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新平縣人民政府主辦,玉溪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新平縣文化廣播電視和體育局承辦的全市慶祝全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在新平隆重舉行。 圍繞“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加強...
在5月20日晚舉行的玉溪市文化館“群苑周末小舞臺”首場演出啟動儀式上,市文化館的免費成人音樂基礎培訓班30多名學員參加演出。本期培訓班從3月份開課,由市文化館聲樂教師王博授課,由于王老師在課堂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解通俗易懂,出現了培訓班學員越上越多的現象。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學員系統掌握了樂理知識及歌曲演唱技巧,并排練了無伴奏合唱《葡萄園夜曲》參加演出。無伴奏合唱是僅用人聲演唱而不用樂器伴...
5月31日上午,2016年玉溪市直老體協“健康杯”運動會開幕式在市體育館隆重舉行,市文化館舉辦的免費中老年體育舞蹈班共80名學員參加演出。開幕式上8個文藝節目中免費體育舞蹈班表演的《倫巴》人數最多,陣容最大,學員中年齡最大的已85歲高齡。另外,掛靠市文化館的聶耳合唱團舞蹈隊也在此次開幕式上表演了花燈歌舞《茉莉花》。據了解,為增強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會每年舉辦一屆,每屆都...
2016年5月21日,玉溪市文化館掛靠文藝團隊——玉溪市肚皮舞協會,受邀參加在廣東東莞舉行的“芊舞飛揚·群星璀璨”東方舞藝術節。 晚會在東莞電視臺1號演播廳進行,邀請了國際、國內知名肚皮舞明星導師同臺演出。玉溪市肚皮舞協會會長池月妮表演的舞蹈《婭咪部落》,巧妙地將民族特色文化與肚皮舞表演相結合,展示了絕美的云南風情,受到業內明星導師的一致好評。 圖文:池月妮責任編輯:朱建鋒
周末小舞臺 文化大情懷 ——玉溪市文化館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途徑 5月20日晚,玉溪市文化館月光綜合演藝廳內,民樂合奏《金蛇狂舞》鏗鏘有力,滇劇花燈清唱悠揚婉轉,少兒飛揚的舞蹈童趣童樂。歷經半年籌備,玉溪市文化館“群苑周末小舞臺”場演出讓這座歷經20余年風雨的文化活...
5月8日至17日,我市6名來自市非遺中心和各縣文化館的非遺專業人員,到文山市廣南縣和富寧縣參加由云南省文化廳舉辦的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骨干田野調查培訓。 我市6名非遺專業人員先認真聽了省非遺專家和老師關于《田野調查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田野調查提綱的撰寫》、《田野調查中的攝影方法》、《田野調查中攝像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專題講座。之后又深入到富寧縣板侖鄉龍邁村對省級非遺項目彝族《跳...
5月9日至11日,由中共澄江縣委、澄江縣人民政府、玉溪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主辦,澄江縣委宣傳部、澄江縣文化廣電和體育局、玉溪市藝術創作研究所承辦的第二屆澄江儺戲、儺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澄江召開,市非遺中心專業人員張培學、岳彩云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來自省、市、縣的專家學者就儺文化理論、儺文化與民間信仰的關系、儺戲的藝術特征與藝術價值、儺文化的保護與開發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重點還...
由玉溪市文化館、通??h文化館主辦,通海縣文物管理所協辦的玉溪市首屆“碧玉清溪”攝影作品通海巡展于2016年4月28日至5月15日在通??h文化館舉行。 此次攝影巡展共展出80幅攝影作品,出自50多位來自玉溪市七縣兩區、工作和生活在各行各業的攝影愛好者之手。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著活力和勇敢進取的精神,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美好感受和良好祝愿。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徜徉在這光影變幻、色彩靈動的...
3月10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棕扇舞傳習所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羊街鄉伙麻大寨村民小組掛牌成立。縣文旅廣體局、縣文化館和鄉文化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掛牌儀式,同時為教授棕扇舞的藝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建立傳習所,是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之一,棕扇舞傳習所的成立,將在民俗活動開展,培養傳承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傳承棕扇舞文化,守護哈尼族家園具有十分重要的...
2016年4月27至29日,玉溪市文化館館長(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張亞林等一行4人到江川區、華寧縣和澄江縣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溪花燈戲”傳承基地授牌,玉溪再添3個國家級非遺“玉溪花燈戲”的傳承基地。 在各縣區的授牌儀式上,張亞林館長強調,花燈在縣區的群眾中傳播的久遠,群眾的花燈戲演唱基礎較好,設立“玉溪花燈戲”傳承基地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群眾認識花燈戲、接受花燈戲、參與到花燈戲的...
為提高基層文藝隊伍文藝創作展演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市群眾藝術發展,豐富中心城區群眾業余文化生活,4月27日,玉溪市文化館召開了2016年基層文藝創作展演研討會。 會議特邀玉溪市滇劇院、玉溪市花燈劇院的領導參會,聯同玉溪市文化館部分館辦文藝團隊、文化活動示范基地、掛靠文藝團體、聯合辦學機構共15家單位,圍繞基層文藝創作展演現狀展開交流,與會代表積極發言,建言獻策,氣氛熱烈。 ...
3月31日至4月2日,是漠沙鎮平安村阿波德小組傳統“祭龍”活動日,非遺工作人員深入村寨,拍攝記錄了整個“祭龍”習俗。 “祭龍”是阿波德小組自古傳承的祭祀活動。在村人觀念里,“龍”已不僅僅是象征雨水的龍神,而是集諸多神靈于一身的以“龍樹”為象征的村寨保護神。 “祭龍”時間一般為每年農歷二月第一個屬牛日,整個“祭龍”程序要3天。第一天,要拜祭保佑寨人出入平安的神靈,彝語“塞切都”。在寨人...
為充分發揮紅塔區文化館與紅塔區老年大學各自的資源優勢,促進資源優勢互補,拓寬辦學渠道,提升老年文化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群眾文化需求及老年教育的需要,紅塔區文化館與紅塔區老年大學聯合辦學,特成立紅塔區老年大學、文化館聯合辦學文化藝術培訓示范基地及紅塔區老年大學文藝分校。 2月26日上午9點,紅塔區文化館、紅塔區老年大學聯合辦學掛牌儀式在人民路126號紅塔區文化館排練...
日前,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彝族嗩吶藝術》等19個項目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彝族煙盒舞(架子樂)》等3個項目被列為擴展項目。 此次入選的非遺項目涵蓋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間文學、民俗、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等類別,涉及面廣。這些非遺項目充分展示了玉溪市豐富的傳統文化積淀,將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
為貫徹落實《云南省文化廳關于推進全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實施意見》,3月23日至25日,峨山縣文化館倪文旺一行五人到大龍潭鎮開展為期三天的群眾文藝免費培訓。 參與此次免費培訓班的學員達五十余人,包括大龍潭文化站工作人員、當地文藝骨干及部分熱愛舞蹈的村民,培訓內容有舞蹈《苗家女》、《鴻雁》、《長鼓舞》等。通過三天的培訓,不僅豐富了當地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極大提高...
聚居在新平縣桂山街道亞尼社區勒達和岔河兩個小組的窩尼哈尼族有300多人。每年農歷二月的第一個屬牛日,是當地祭龍的日子,同時也開展傳統的“抹黑”習俗。3月20日,縣非遺工作人員深入村寨,拍攝記錄了整個活動。 一早,村里的祭司就要從山上采來辟邪的尖刀草,編織“神繩”,將七彩紙、木刀、公雞的雞頭、雞腳、雞毛編在“神繩”上,掛在村口辟邪,隨后,祭龍樹、祭山神、祭水神、獻百家飯等。其中...
作為國家設置的群眾文化專業性藝術機構,玉溪市文化館承擔著組織活動、培訓文藝、基層輔導、組建文藝團隊等主要任務,能夠集中專業優勢資源,發揮陣地服務職能,同時辦好文藝輔導培訓,對全體社會成員實行免費開放服務,搞好多元化群眾文化輔導,對外不斷擴大文化工作惠及面,讓廣大群眾真真切切享受文化惠民政策的福利。 一、創新辦學模式,共建共享文化成果。 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