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有著悠久的歷史的古老的文化。居住在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各兄弟民族和睦相處,亙古不息地唱太陽,跳月亮,他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絢麗多姿的精神財富,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無窮的藝術資源。我縣文工團創作演出的《煙盒胡琴調》就是來源于民間,取材于小街鎮寶泉彝族世代相傳的煙盒舞,現已成為舞臺藝術精品。
《煙盒胡琴調》主要取材于小街鎮寶泉彝族民間煙盒舞。舞蹈動作,以民間雙腿微屈關蹲身子蛹動前走為主要特征。女子雙手持煙盒隨音樂節奏彈響煙盒,兩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甩動,手腕時向上翹,時向下點頭,看帶動手臂隨身體前后、左右靈活蛹動,肩、肘、腕、轉、繞連貫自然,雙腿微屈保持半蹲身子狀態。男子手持牛角琴邊拉邊跳,動作逗趣、詼諧、幽默,走步轉身靈活,動作身法穩柔。在男子舞段中,有高難度技巧“仙人搭橋”、“二人架花”、“三人架花”、“疊羅漢”等精彩動作表演,這也是該舞蹈的精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