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經音樂(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
分享到:

洞經音樂(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

屬地: 通海縣
批次: 第二批
類別: 傳統音樂
級別: 國家級
項目介紹

通海洞經音樂興起于元代,興盛于明末至清朝。明朝萬歷時期,音韻學家和音樂理論家葛中選創建組織了名為“雅樂社”的古樂團體,所著《泰律》一書被同輩稱為“千古不傳之跡”。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間,通海的洞經班最早為“朝山會”,之后是“桂香會”,曾有“冠冕南州”之譽稱。清同治、光緒至民國時期,又先后出現了五圣會、圣文學、興文學、崇圣學、妙善學等十多個洞經會社組織,妙善學是云南第一個女子洞經社。

通海洞經活動形式隆重莊嚴,洞經曲調典雅,旋律優美,節奏鮮明,飄逸空靈,分為“經曲”和“曲牌”兩大類,至今尚保存著完整的曲調47首,經曲先以《大洞仙經》等道家經文演唱,后逐漸改填唐詩宋詞,并借曲牌名以冠之,如“一江風”、“蓬萊宮”、“小桃紅”、“新荷葉”、“河南怨”、“功課”、“仙家樂”、“老羊調”等。為了保護和傳承處于瀕危狀態的洞經音樂,2000年,通海縣成立了“通海古樂團”。

洞經音樂(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于20086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成立通海洞經音樂傳習館。


1.持有歷史照片 張家訓提供.JPG

持有歷史照片


圖片

胡崇榮老先生談演洞經


圖片

張家訓教授古樂團人員吹、打   


圖片

女子洞經藝人與古樂團合作演出之二


圖片

“妙善學”女子洞經在古樂館演出場景


圖片

通海洞經古樂團到玉溪參加文化遺產日活動演奏洞經音樂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通訊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東風中路126-2號
辦公電話 / 0877-2053201  查看更多
工作時間 / 周一到周五 09:00 - 18:00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建議使用360、Chrome、Firefox瀏覽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