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
分享到:

苗族服飾

屬地: 華寧縣
批次: 第四批
類別: 民俗
級別: 省級
項目介紹

苗族是中華古族之一,《史記.五帝本紀》中就有有關(guān)三苗的記載。其后,隨著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變化,天災人禍的逼迫,輾轉(zhuǎn)遷徙,至明、清時期已大量從貴州、四川等地逐步遷入云南。華寧苗族也就是那時漸漸輾轉(zhuǎn)流入的。有了苗族,也就帶來了苗族服飾,苗族服飾又叫花衣,色彩艷麗,一件衣服多達11種顏色。制作工藝繁雜,苗族服飾由套頭、上衣、圍腰、飄帶、裙子、綁腿、繡花鞋等組成。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同時被賦予了繼承民族傳統(tǒng)、紀念祖先和傳承祖訓的內(nèi)涵和意義,苗族雖然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世代口傳身授,將流傳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遷徙漂泊的路線等點滴無遺地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也一針一線繡進服飾,世代“穿”承,永不忘懷,因而,苗族服飾被譽為“無字史書”和穿在身上的“史書”。 苗族服飾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同時也穿插挑中帶繡,染中帶繡,織繡結(jié)合的工藝手法。從服飾表現(xiàn)內(nèi)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的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華寧縣苗族服飾世代相傳,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逐漸消融的趨勢。近幾年來,苗族服飾得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先后舉辦了多期苗族刺繡培訓班,共培訓學員近200人,舉辦了苗族刺繡大賽,評選出10位繡娘,繡出的繡品兩次參加全省文博會。我們相信苗族服飾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fā)展;《苗族服飾》項目于2016年被玉溪市政府命名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76月被云南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現(xiàn)在有縣級傳承人1人,市級傳承人1,省級傳承人1人。


1華寧通紅甸小婆佐苗族村寨 拍攝時間:2016年8月拍攝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拍攝:付洪波 手機號:18987732089.jpg


華寧通紅甸小婆佐苗族村寨 拍攝時間:2016年8月拍攝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2苗族套頭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拍攝:付洪波 手機號:18987732089.jpg


苗族套頭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3苗族上衣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拍攝 :盧禮庚 手 機號:18087782345.jpg


苗族上衣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4苗族圍腰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拍攝:付洪波 手機號:18987732089.jpg


苗族圍腰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5大小飄帶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拍攝:盧禮庚 手機號:18087782345.jpg


大小飄帶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6苗族純麻百褶裙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拍攝:盧禮庚 手機號:18087782345.jpg


苗族純麻百褶裙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7苗族綁腿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拍攝:付洪波 手機號:18987732089.jpg


苗族綁腿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通紅甸小婆佐


8苗族服飾2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拍攝:盧禮庚 手機號:18087782345.jpg


苗族服飾2 拍攝時間:2016年8月 地點:華寧上龍洞


10花山場上的姑娘們 拍攝時間:2015年2月 地點:通紅甸花山場 拍攝:盧禮庚 手機號:18087782345.JPG


花山場上的姑娘們 拍攝時間:2015年2月 地點:通紅甸花山場


11苗族背被 拍攝:魏紅偉 手機號:18987730462.jpg


苗族背被


12苗族婦女農(nóng)閑時在刺繡 拍攝:魏紅偉 手機號:18987730462.jpg


苗族婦女農(nóng)閑時在刺繡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通訊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東風中路126-2號
辦公電話 / 0877-2053201  查看更多
工作時間 / 周一到周五 09:00 - 18:00
掃碼關(guān)注官方公眾號
建議使用360、Chrome、Firefox瀏覽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