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開新街,節期定在每年春節后的第一個趕集日,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幼,著新衣成群去趕新街。開新街一般活動順序為:晨起舞龍隊請龍、祭龍午飯、到村外迎接外村舞龍隊、綜合游街表演、老百姓趕集采買、晚上舞龍隊伍鬧街、鬧家,男女對山歌、送神。是峨山各族群眾喜愛的傳統風俗之一。
峨山彝族開新街活動范圍主要集中在以富良棚鄉、塔甸鎮、大龍潭鄉等彝族聚居的鄉鎮,其中以富良棚鄉最具代表性。
彝族開新街,始于明末清初的富良棚村。因人群車馬聚集到街市,深山老林風聲回響、樹葉拍打,像是鬼魂趕集,民間又稱開新街為“鬼街”。傳說,龍神變成男子留宿在彝族人家,主人半夜發現男子變成滿身鱗片的大蛇(龍),將其趕走。之后老百姓們后發現趕走了龍王,致使當地連年干旱,懊悔不已,便以開新街活動來祈求龍神憐憫,得以風調雨順和來年豐收。
彝族開新街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淀的傳統風俗,通過開新街祈求風調雨順和施行禮孝教育,對促進社會和諧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推動和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彝族開新街包含了祭祀、傳統活動展示、趕集采買、群眾聯歡等內容,傳承了古老的求神祈豐祭祀儀式,更繼承了彝族勤勞樸素的品質,反映了彝族人民對自然、對生活的敬畏和追求。通過肅穆而神圣的祭祀儀式,不斷強化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意識,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當地社會的穩定、民族團結和凝聚民心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015年2月25日縣內的彝族畢摩參加彝族開新街祭龍儀

2015年2月25日富良棚村民在村口迎接賓客

2007年2月25日周邊村寨花鼓隊前來參加彝族開新街表演活動

2009年2月5日彝族開新街舞龍表演

2009年2月5日彝族開新街綜合表演

2007年2月25日彝族開新街舞龍游街

2010年2月20日彝族花鼓舞游街表演

2007年2月25日彝族群眾在田間地頭歡慶開新街

2013年2月15日彝族開新街斗雞活動

2008年2月15日彝族開新街傳統節慶美食烤乳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