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經音樂
分享到:

洞經音樂

屬地: 易門縣
批次: 第一批
類別: 傳統音樂
級別: 州市級
項目介紹

洞經音樂,源于我國唐朝的宮廷音樂,盛行于大唐時期,后隨中原文化流傳南方。易門洞經音樂是由南昭大理傳入的,據清道光二十五年《續修易門縣志》記載,易門洞經音樂初始于清乾隆年間,盛行于民國初期,歷經二百多年的發展,逐步規范和完善,成立于以“桂香社”為代表多個社團。

易門洞經自1950年后,由于歷史原因停止了活動。直到1995年,原來參加過“桂香社”洞經活動的侯開秦、侯開良、侯尊賢、許運煒、鄭世達、吳洪泰等人聯名申請恢復成立洞經學社,取名為“易門性善洞經學社”。2013年,在傳承人鄭世達和吳道遠等洞經音樂愛好者的積極努力下,成立了易門洞經學會,學會秉承“禮樂”的宗旨,信奉“文昌帝君”,意在挖掘、整理瀕臨失傳的易門洞經音樂,弘揚我中華民族之優秀魂寶。現共有會員   人。

易門洞經音樂,傳承了大洞經的吹、拉、彈、唱、念、法、拜、祭于一身,在詞、曲、牌的演奏和演唱上,既沿襲了過去和外地的優秀曲目弦律,又增添了易門地方特色。2006年1月 ,易門洞經音樂被列為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鄭世達通曉洞經音樂的唱腔、詞譜、曲牌,全面掌握易門洞經音樂活動的內涵、程序、儀式和發展歷史,能獨立組織、主持洞經活動。2016年12月 , 鄭世達被命名為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圖片21.png


圖片22.png


圖片23.png


圖片24.png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通訊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東風中路126-2號
辦公電話 / 0877-2053201  查看更多
工作時間 / 周一到周五 09:00 - 18:00
掃碼關注官方公眾號
建議使用360、Chrome、Firefox瀏覽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