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洞經音樂,始于清乾隆初年,最早由李聯元傳入,先有“桂香會”后有“武洞經會”。談演活動興旺一時。經文主要有:《文昌大洞仙經》、《文昌大洞請禮》、《文昌總真法懺》、《道門諸圣晚課全卷》、《關帝覺真經》、《關帝覺世真經禮文》、《關帝覺世真經寶懺》、《清凈經》、《報恩經》等。
洞經音樂有經曲、曲牌兩類,談演洞經通常有17人,使用嗩吶、笛子、少音二胡、龍音二胡、大二胡、小三弦、木魚、銅磬、小磬、鐺鑼、云鑼、鈴子、面鐺、小镲、小铓、大鈸、大鑼、小堂鼓、板鼓等,以誦經為主,間夾經文演唱,輔以樂器伴奏和曲牌演奏。
1980年,根據云南省文化廳的要求,對“洞經音樂”進行搶救性發掘、整理。在文化部門的管理指導下,2004年春節,滇花協會首次把“洞經音樂”搬上舞臺,向觀眾展示了新平的“洞經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