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鼓舞”舞蹈摹擬各種動物形態,及生產勞動過程的動律。舞姿多變,有一定的技巧性。動作樸拙厚重、標悍、風趣,且多用腳部顫動,起伏開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轉。舞蹈由铓、鑼、大鼓、嗩吶伴奏,氣墊磅礴。舞蹈表現了哈尼人民喜氣洋洋、悠然自得的歡樂情緒。舞蹈進行中由“貝瑪”或村中有德望的老人,吟誦古歌及祝詞;大意是“神靈保佑,平平安安,無災無難,順順利利,人畜興旺,吃了生水,莫生病痛,祝愿全村永遠幸福。誦畢舞者圍成兩個圈子,男內、女外,邊唱邊舞。舞蹈不僅表現美好愿望而且饒有情趣,又增進了男女青年的友情。铓鼓舞這種舞蹈藝術形式,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被認為是一種封建藝術形式,面臨著嚴重的考驗,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哈尼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才得于充分展現,傳承了哈尼族在自己的民族發展歷史中所形成的傳統民族文化。

倪華為縣群眾文化工作隊演員傳授傳統铓鼓舞

倪華表演傳統铓鼓舞動作劇照一

倪華表演傳統铓鼓舞動作劇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