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龍潭龍王寺大殿房檐右側墻上立有一塊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鐫刻的《輪流演戲碑記》,碑中就鐫刻有“立夏及龍王慶誕,牌到分定輪著村營演戲一天”,同時碑上共鐫刻了澄江壩子當時的48個村營,分為23天 (次)輪流在立夏及龍王慶誕演出事。這就說明,澄江縣立夏節歷史悠久,至今已有近270年的歷史。
節日期間有既有正規劇團的演出,也有來自澄江本地和外來民間文藝隊的各種傳統節目表演,每天觀看各種演出和表演的人數達萬余人。政府各部門還利用節日大力開展宣傳展示、科普等專題活動。活動的主題也不斷更迭,從“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到“活躍文化、帶動旅游、發展經濟”,特別是政府提出把“歷史悠久的立夏節變為宣傳澄江的窗口”之后,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文藝工作者、藝人、文藝愛好者、客商、經營者和旅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