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咪嘎哈節(jié)
分享到:

彝族咪嘎哈節(jié)

屬地: 峨山縣
批次: 第三批
類別: 民俗
級別: 州市級
項目介紹

峨山彝族自治縣地處滇中腹地,距玉溪市30公里、省城昆明118公里,東南與紅塔區(qū)、通海縣相鄰,東北和晉寧相連,西南和西北與雙柏、新平相靠。全縣共轄5鎮(zhèn)3鄉(xiāng)76個村(居)委會,彝族是峨山的主體民族,占全縣總?cè)丝诘?3.61%。

峨山彝族咪嘎哈節(jié),源于遠古部落原始的祭神、求子祈豐儀式,具有典型的圖騰及自然崇拜屬性,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中傳承下來的一種古老的祭祀儀式。整個儀式活動包括“咪嘎哈”(祭螭神)、“白佐所”(祭山神)、“羅拉”(祭龍神)、“咪賽代” (祭田公地母神)等內(nèi)容。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咪嘎哈”逐漸形成了一種大型春祭儀式,是一種農(nóng)耕生活下彝族祈求人畜興旺、豐收增產(chǎn)的儀式,是一個人與自然神靈、人與人交流的重大活動。

咪嘎哈廣泛流傳于峨山縣彝族聚居區(qū),祭祀活動內(nèi)容和儀程大同小異,皆為全村公祭,為期三天。在每年農(nóng)歷二月的第一個屬牛日舉辦,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1點左右舉行,主祭人焚香敬獻神樹,并念誦祭祀詞文,祭祀儀式結(jié)束,進行花鼓舞、舞龍、跳倮作舞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然后眾村民以及親朋好友聚食于神樹下,并盡情暢飲。

咪嘎哈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生產(chǎn)勞動、生活實踐中積淀而成的一種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反映了彝族傳統(tǒng)的民間習俗,是活態(tài)的歷史文化。咪嘎哈作為滇中南彝族民間一個具有原始色彩的傳統(tǒng)祭祀節(jié)日,不僅傳承了原始的祭祀儀式,更傳承了彝族的優(yōu)良社會道德風尚和民風民俗,對生態(tài)保護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影響。通過一系列莊嚴而神圣的祭祀儀式,不斷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tài)理念,喚醒民族歷史記憶,對于當?shù)厣鐣姆€(wěn)固、民族團結(jié)和凝聚民心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_DSC0485_副本.jpg



圖1;咪嗄神樹與山神樹祭壇-攝影;巴少文_副本.jpg


咪嗄神樹與山神樹祭壇


圖2;象征氣侯節(jié)令的木制報春鳥-攝影;巴少文.jpg


象征氣侯節(jié)令的木制報春鳥


圖4;象征生產(chǎn)生活用具木制旳鍾,刀,耙,繩等.-攝影;巴少文.jpg


象征生產(chǎn)生活用具木制旳鍾,刀,耙,繩等


圖5;祭祀用物小青松把.攝影;巴少文.jpg


祭祀用物小青松把


圖6;布置咪嗄神樹祭壇.攝影;巴少文_副本.jpg


布置咪嗄神樹祭壇


圖10;村民祭拜神樹-攝影;巴少文.jpg


村民祭拜神樹


圖12;畢摩引領(lǐng)眾人誦唱祭文-攝影;巴少文_副本.jpg


畢摩引領(lǐng)眾人誦唱祭文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通訊地址 / 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qū)東風中路126-2號
辦公電話 / 0877-2053201  查看更多
工作時間 / 周一到周五 09:00 - 18:00
掃碼關(guān)注官方公眾號
建議使用360、Chrome、Firefox瀏覽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